一個老玩家跟我說,他再也不想碰橋了。 上週在橋上卡了一筆 ETH,pending 了三個小時,結果市場一波暴跌,合約倉位直接爆,來不及加保證金。 “跨鏈這東西,誰用誰知道。”他嘆氣。 我告訴他,現在有個新協議叫 @0xSoulProtocol ,不需要橋,也能跨鏈借貸。 他半信半疑:“不橋資產,咋跨?” 我說:“用消息同步代替資產搬家。” 他沉默幾秒後來了一句——“如果這真能跑穩,那整個 DeFi 版圖都要重畫。” 1/ 最近,Soul Labs 發佈了 Protocol Update #1,明確將以「季度同步工作進展」的形式,讓社區及時看到它在多鏈借貸層的實際推進。這個信號,我覺得非常關鍵 —— 因為“說得多”不如“反饋真”,更新機制體現了團隊願「被看見」的態度。 2/ 在這次更新中,有一個比較容易被忽略的細節:團隊提到「跨鏈消息層與清算模塊的代碼已進入凍結期,正在做最終審計 & 回測」——這意味著距離上線不是單純“部署合約”那麼簡單,而是把“運行可靠性”也提到議程裡。攻城獅認為,這類細枝末節往往決定項目能否活下來。 3/ 用戶層面我觀測到:一些早期體驗者已在網上曬出「以太坊資產抵押+Arbitrum 借款組合」的截圖(雖然數量尚少,但說明流程已出雛形)。這讓我更傾向於相信:Soul 不是“還在規劃”,而是真的在做產品測試。 4/ 但攻擊面也同時變大了: 🔹若跨鏈消息確認延遲過大,清算觸發可能滯後 → 用戶頭寸承壓。 🔹若清算模塊邏輯在多鏈狀態不同步下出錯 → 風險成串。 攻城獅提醒大家:這裡不是傳統借貸協議的“誰被清算”而是“多個鏈誰同步失敗”。風險因素更多。 5/ 關於代幣 SO,我注意到兩件事: ① 社群在討論 Seeds → SO 的最終換算比例是否縮水,因為早期獎勵多、上線鎖倉少。 ② 代幣經濟是否真正與模塊運行掛鉤:說白了,若借貸/清算模塊上線後用量不足,SO 的價值鏈就弱。 攻城獅判斷:若在主網首月,借貸組合數、頭寸規模、收益率等關鍵數據不能快速起量,SO 很可能被視作“敘事代幣”而非“經濟代幣”。 6/ 從宏觀來看,Soul 走的是“多鏈借貸統一層”這條路,而不是單鏈借貸。這條路看起來更有未來,但也意味著更高門檻:協議需要操作更多鏈、與更多底層協議整合、還得處理更多狀態同步與清算邏輯。 攻城獅的觀點是:只有“走得慢但走穩”的項目,才能在這樣的複雜性裡活得久。快速上線、粗暴擴張式可能反而埋伏風險。 7/ 所以,作為 KOL 或社區內容創作者,我給大家建議: 🔹看「上線前」:代碼凍結、審計進度、測試數據反饋。 🔹看「上線時」:主網首周借貸組合數、跨鏈成功率、清算速度。 🔹看「上線後」:是否有二次增長(新鏈接入、新協議接入、新業務模式上線)。 攻城獅強調:前三週是風向標。若表現平平,市場情緒容易降溫。 8/ 總結一句話: @0xSoulProtocol 不在於“我又借了多少資金”,而在於“我跨鏈借貸的時候,是不是體驗像在一個鏈上操作”。如果體驗差、資產操作割裂,那再多用戶也難留下。攻城獅認為,這種體驗統一化,是下一個 DeFi 的拐點。 如果 Soul 把握住了,它不僅是一個協議,而可能成為“多鏈借貸的基礎設施”。但如果掉鏈子,那將是一場敘事失敗。
查看原文
4.58萬
87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