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晚上朋友非拉着我去打羽毛球,我一开始还想偷懒,结果一上场就拼得满头大汗。运动完那一刻突然意识到,任何系统——不管是身体还是网络,只有在“真实对抗”中才知道自己行不行。 想起最近的 @AlloraNetwork,我觉得他们正进入这种“实战检验”阶段。 1/7 先说结论 @AlloraNetwork 在把“AI 预测这件事”做成网络级基础设施:多模型同时上场,先预测谁更可能在当前情境表现更好,再聚合与结算激励。主网进入临近窗口,官方这段时间持续发布 Builder Kit 与 Forge 的实战入口,生态从“活动”走向“可验证”。 2/7 它到底怎么运转? Workers:提交某个主题(如价格、波动、风险)的模型推理结果; s:不只评估历史,更预测接下来哪个模型更适配当前市场; 网络侧:按贡献质量与准确度发放激励与惩罚,并通过质押筛选认真参与者。核心在“前瞻加权”而非事后打分。 3/7 有没有成绩单? 官方 8 月发布的性能报告:在 1 个月、1 万次的 BTC 5 分钟方向预测上,方向准确率 53.22%(95% 置信区间 52.16–54.28%),以简单的 2:1 多/空策略进行模拟,给出了显著超额收益样本(方法学与费用假设在文中)。不求神迹,先要统计显著。 4/7 这周/近期我关注的“能上手的入口” Forge:模型竞赛与变现枢纽; NEAR 7 日 log-return 挑战:把模型拉上战场,按小时更新; Builder Kit:从数据→训练→部署的一套流水线,工程化起步更快。 这些入口让“写模型的人”可直接对接网络激励与榜单反馈。 5/7 生态采用的信号 Pilot AI 公布把 Allora 的预测用于 Solana/Bitcoin 方向; 早前还有 Helios Finance 集成实时 BTC 预测数据流做收益优化; “把信号接到执行”的案例越多,网络价值越能穿透到应用层。 6/7 背书与叙事边界 Allora Labs 官方口径:多轮融资合计 $35M,投资方含 Polychain、Framework、Blockchain Capital、Archetype、Delphi 等;主网叙事已明确,但中长期仍取决于“预测→执行”的真实收益曲线,而不是单一的 TGE 时间点。 7/7 如何参与(不同人群) 工程/量化:用 Builder Kit 起盘→报名 Forge 主题(BTC/ETH/NEAR 等),持续看榜单与回测; 产品/生态:把预测流接到策略、清算阈值、风控或做市参数; 研究/投资:跟踪官方性能更新与第三方集成通告,观察在极端行情下的权重迁移速度与回撤控制。DYOR。
5.49万
101
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说明,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。该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代表欧易观点,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,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,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。请阅读链接文章,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。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。包含稳定币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,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。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,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。